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季节变换的诗句(古诗词中的季节更迭之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9 20:33:30    


四时有序,万物有时,生命在岁时节令的流转变换中悄然跃动。从“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王令《暑旱苦热》)、“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的酷暑炎夏,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白居易《宴散》)、“昨夜明河澹欲流,纤纤凉月报新秋”(陈恭尹《送陶虎侯》)的凉爽秋日, 岁月在夏秋交替之际辗转轮回,生命则顺应季节的律动,与时节共同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歌。

夏末:“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在古语里有“大”的意思,夏季是草木生长、万物壮大的季节。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每一个节气的变换,都预告着万物的生长成熟。

自立夏开始,便进入了“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的夏日景象。

杨万里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勾画了一幅夏日闲适而居的生活画面:“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酸牙的梅子与翠绿的芭蕉,散发着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午睡后的闲适情思在儿童捕捉柳花的生活动态中跃然纸上。

南宋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同样展现了初夏时节的静谧惬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品以动静结合的艺术笔触,展现了江南初夏白天的灵动与夜晚的宁静,让夏日生机与内心安宁融为一体。

品读古诗词,夏日时节的情景物象与情思心境,无不映人眼帘。“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欧阳修《五绝·小满》),是小满时节的生机盎然;“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陆游《时雨》),是芒种时节的甘美生活;“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是小暑时节的温风暗雷……

夏季的美,在于它炙热中绽放的生命活力。在古人笔下,夏日有着“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孔平仲《大暑》)的酷热难耐,也有着“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的沁人凉意。在酷热与微凉之间,一首首质朴优美的夏日诗歌,展示了亘古不变的季节轮转,四季轮回中的人心所向。

这当中,是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内心崇敬,对万物生生不息的深情礼赞,对生命豁达乐观的热情讴歌。当体悟生命的本真之思与有感自然时序合而为一,当生命自觉与审美体验融为一体,人与天地万物同体的生命境界便获得了永恒,这也是中国人追求的永恒之美与终极之境。

清秋:“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夏季之后,便是清凉秋日的到来,可谓“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六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古谚有云:“立秋之日凉风至”,从立秋开始,天气从暑热转向凉爽。天高云淡、月明风清的宜人气候随之而来。古人不禁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的由衷赞美,秋日也成为人们眼中变幻多姿的浪漫季节。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季节变换牵引着人们丰富的情感与思绪,而秋日的多姿多彩却给予人们丰富的生命体验。

▲胆瓶秋卉图(纨扇页) 宋代 佚名

秋天,可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的色彩斑斓;

可以是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的清新静谧;

可以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朱熹《秋月》)的清朗通透;

可以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的深情绵缈;

还可以是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偶成》)、“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采桑子·重阳》)的自在从容。

《诗经·小雅·四月》中以“秋日凄凄,百卉具腓”描写秋日的萧瑟景象,这显然只是秋天的一个表象。屈原在《九歌》中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展现秋天的灵动与美妙。

在古典诗词中,秋日的渐次萧瑟与人们内心的忧伤往往相随相伴,曹丕笔下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杜甫更是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寄寓晚年的悲凉心绪。

难道秋日真的就是和萧索、悲凉、哀伤如影随形吗?事实上,“伤春悲秋”是古人借季节表达情怀的一种抒情模式。尤其是宋玉在《九辩》中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悲秋”似乎成为一种抒情传统,但尽管如此,不可以偏概全,秋日的多姿烂漫依然无法遮挡。

秋日里,秋风吹散了夏的炙热,带来沁人的清凉;秋雨洗刷了天地,润泽着万物;秋叶牵惹内心的情思,给予人们关于时间、关于生命最深沉的思考。人间四季,各有其美。夏日的遗憾,一定会被秋风温柔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