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2025年选择摆摊,卖超大里脊肉夹饼,一年就能存够80万元!”“摆摊日常,两小时能卖两三百斤卤菜,月入10万元!”。近来,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宣称“摆个小摊就能衣食无忧”的博主,并在其账号主页和发布的视频中或明示或暗示:可以添加私人社交账号,交学费获取“摆摊秘籍”。在直播效果和短视频宣传的影响下,有不少人交了学费想靠摆摊发家致富。(据4月3日《法治日报》报道)
摆摊收徒在网上很火(图片来源:法治日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据报道,河北衡水一名网友交了2980元学费,远赴安徽花3天时间学成后,购置了三轮车、卤菜大锅、食材等设备和原料,在老家城区一路口支起了摊。结果摆了20多天,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大多数时候一天只卖出去五六十元,最好的一天也就卖出去了300多元,收回成本都遥遥无期。
“一大锅卤菜,师傅说他一个半小时就能卖完,我几天都卖不完。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一些网友交了学费学成摆摊后,有类似的疑惑。广东一名交了5000多元学费学习牛杂煲的王先生直言:“师傅给我的配方,和网上随便搜到的免费配方没有太大区别,也不存在什么独家配料。只有线上引流引得好,线下才能卖得好。”
“跟我学月入10万元”之类的摆摊致富,实际是一些博主的营销话术。据报道,有的花钱雇人排队,营造卖得火热的假象;有的发视频表示有很多人排队,等真到了现场才发现买的人很少。在某直播间,一名老大爷在买完后半小时左右又排到了前面,直播间有观众迅速指出这人是“老演员”,不管主播去哪摆摊都有他。
当学徒提出摆摊赚不到钱的疑问时,这些“师傅”马上就换了副嘴脸,有的说“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推诿责任说是学员“实践中自己出了问题”,总之坚决不予退费。
这种摆摊收徒的话术营销还真是误人不浅,既显得“高明”,又显得拙劣。说其“高明”,一是抓住普通人想通过摆摊致富的心理,制造摆摊的高收入剧本来“收徒”售课,二是抓住摆摊原本是风险自担的这个特点,可以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
谁都知道,创业有风险,做生意有赚有亏是常态。摆摊是否赚钱,与地段、客流量以及摊主自身的经营有关。即使是同一个配方,摊主掌握的“火候”不一样,做出的产品也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味道的产品,销售情况也与摊主的营销能力有关。所以,即使学徒花了很多钱学习,然后在实践中的效果不理想,“师傅”也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徒弟身上。诸如:直播没做好、短视频拍得不够吸引人等。对此,徒弟还真是只能认了,怪自己学艺不精,或者手艺不高,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说这种话话术拙劣,是因为摆摊的高收入本身有表演的成分,师傅在短视频或直播间里表现出的生意红火是“演”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状况,这就构成了虚假宣传。甚至连流量也是花钱买来的。“赚的根本不是卖货的钱,而是高额的学费”。对这种套路,学员们不可不防。
如果通过虚假宣传来收徒售课,以此割韭菜,这就类似于加盟骗局,对此,不能听之任之,网友既要加强识别,避免上当,网络平台与监管部门,也该负起责任,不能让骗局得逞。
比如,对夸下海口月入十万之类,税务部门首先要问一问,照章交税了没有?不管相关视频是不是在吹牛,都可以查一查税收,一查就能查出马脚。通过网络广告引流的,如果以夸大收益吸引学员,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也可以介入查处。如果涉嫌欺诈,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导他人付费,学员可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退款,市场监管部门也可对涉事主体处以罚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