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碧水丹心筑通途 峡江秀水写新篇——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便民改革纪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1:26:00    

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大楼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汪勇 姚华) 湖北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是国务院授予的“模范车辆管理所”,连续七届被公安部评定“全国一等车管所”。初夏四月,借新车管所搬迁的契机,记者来到这个满载荣誉的“红旗车管所”,近距离感受他们科技赋能,改革创新,以崭新的姿态书写新时代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机制创新 效能跃升

“材料没带齐?先办后补!”综合服务大厅民辅警的承诺,源于“容缺办理”机制的突破。车管所围绕机制改革创新、业务流程再造、警邮企协作等思路,将数字化转型中传统服务模式与科技赋能的碰撞融合,塑造新时代政务服务标杆形象。

整洁明亮的车管服务大厅

4月7日,宜昌车管所新所开业后,建立车驾管综合服务大厅,完善智慧监管中心建设,将独立办公20年的查验检验科与牌证科、业务监督科与远程查验室合并,重组机动车登记大厅、互联网办中心业务。将“减材料、缩时限、优流程”作为硬指标层层压实,通过“四减一优”专项行动,即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次数,最大限度优化服务效能。

车驾管业务智慧监管中心

推行“一件事一次办”,群众“购车+上牌+抵押登记联办”,将分散在7个部门的52项业务实现“一窗通办”,材料精简率达60%,办事时限压缩75%。将30个专业窗口整合为15个综合服务窗口,日均业务处理能力提升50%。

“现在给新车上牌,25分钟就能搞定。”刚提新车的张先生指着优化后的查验区说。通过流程再造,车管所将查验区与制证区距离缩短至80米,新车上牌时间锐减至25分钟。他们还创新“潮汐窗口”服务模式,综合服务窗口高峰时段全员上岗,平峰期支援互联网办业务,业务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数字赋能 服务升级

“以前办理车辆抵押登记要跑三个窗口,现在通过自助机10分钟就办好了。”从事汽车销售的李先生对车管所的变化感触颇深。8841平方米的现代化服务空间内,导办区、自助区、窗口区、网办区、查验区、监管区如机场航站楼般流畅衔接,智能化便民设施成为亮点,自助服务机为服务对象体检、照相、自助办理解抵押业务。网友戏称“比奶茶店还潮的服务大厅”。

作为承载宜昌市145万辆机动车和164万名驾驶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车管所,驾驶证期满换证与体检证明实现医院——车管所数据直连,群众不再往返跑腿。他们大力推广“交管12123”APP应用,实现补换证、免检车年检等业务“零跑腿”,推行“预约办理”“延时服务”,减少群众排队等待。

装饰一新的档案管理室里,“车管小芳”AI机器人正在快速检索资料。宜昌车管所加快纸质档案数字化工程,档案查询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9分钟。档案管理科科长刘金明介绍:“现在查询档案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过去群众办事跑断腿,如今数据必须跑出加速度!”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罗金城说。如今,科技赋能的触角已延伸至车驾管业务的每个角落,“指尖办”替代“排队苦”,数据显示,网办业务占比从12%跃升至79%,相当于每年减少群众跑腿260万公里,可往返三峡大坝5400次。

便民利企 彰显温度

“我的面包车查验,竟在村委会门口完成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村民老周举着刚签注的行驶证满脸惊喜。宜昌车管所将18项高频业务下放至基层政务服务中心、乡镇派出所,实现“就近办”,偏远山区群众办事半径缩短87公里。“云查验”平台授权4S店、警邮企服务站远程上传车辆信息,每年减少群众跑腿12万次。

“扫这个评价码,不满意直接报到省交管局!”网办中心负责人严松松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解释,“手机扫码后,评价界面直通省交管局。”“廉政熔断”机制将防腐机制渗透每个环节,同一岗位任职超3年自动预警,5年必须轮岗;电子监管系统实时抓拍全市车驾管业务的窗口服务画面。在机动车及驾驶证业务监管中心,电子监管系统实时监测全市车驾管业务办理情况。

机动车驾驶人理论考场

在宜昌市民之家办事大厅自助服务区,市民王女士正在“车管ATM”上办理驾驶证补换业务。“刷脸认证、电子支付、当场制证,全程不到5分钟,比网购还方便!”“车管ATM”全程语音引导,驾驶证补换领可当场制证,立等可取,无需等待邮寄。据宜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李涛介绍:“这样的智能终端已在高新区厦门路邮局、宜都市红花套镇派出所等地布设3个,并在宜昌9个县市区建设13个无人体检、照相自助服务点,累计服务群众8.6万人次。”企业群众办理业务,不受工作时间限制,下班后、周末均可办理。一位曾因排队冲突摔过意见簿的老司机,如今在留言薄上写下心声:“这才是人民车管的模样!”

党建引领 永葆初心

“改革推进到哪,党组织就扎根到哪!”在车管所党支部会上,车管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周舟指着会议室展板上的“科所站作战图”说,在宜昌车管所12项改革硬任务全部由支委班子成员认领,并主动到所在党小组带头包干。在“党建+民声”晨会上,值班支部委员正在分析群众意见。这种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让车管所党建工作法入选宜昌市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法,并多次被表彰“红旗党支部”。

“我是党员,系统调试我来守夜!”车管所党支部副书记、教导员肖可可在车管所搬迁网络对接前连续值守72小时,调试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86次失败尝试。改革浪潮中,“党员先锋岗”红色标牌成为破冰利器,59岁的老党员、牌证科民警覃世喜主动请缨,自学苗语、土家语“方言服务岗”,让山区群众办事“乡音直达”。

驾驶人体检中心

翻开宜昌车管所效能报告,数据跃动着改革的脉搏:“秒批”成为新常态,补换驾驶证从45分钟压缩至3分钟,车辆抵押登记实现“刷脸即办”;群众脚底成本归零,网办业务占比从12%飙升至79%;群众满意度逆袭曲线,投诉量断崖式下降。“扫码评价”机制让每项服务都接受群众监督,群众评价与绩效考核强制挂钩,差评工单48小时整改反馈,整改率100%。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学习考察团驱车1000多公里前来学习“宜昌模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则派专班驻点“跟班作业”,民警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宜昌密码”。

夜幕降临,24小时“无人值守车管所”的灯光依然明亮。来现场体验交管业务的宜昌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上官福令说:“我们将继续以‘永远比群众期待快一步’的标准,在便民利企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宜昌市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贡献公安力量。”大江东去,改革者的脚步永不停歇。这座峡江之畔的车管所,正以科技赋能、服务升级的新姿态,续写着“红旗永红”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