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追光者正青春!皖籍科创先锋韩东成荣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1:20:00    

大皖新闻讯“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褒奖,还是对所有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并肩奋斗伙伴的礼赞,是这个时代赋予青年最好的馈赠。”五四青年节前夕,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韩东成在领取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时说道。

自2016年起,这位中国科大走出的创业者率领团队勇闯“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科技无人区,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了技术的转化应用,成功走出了一条国产自主创新的道路。如今,东超科技不仅逐渐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领军企业,更让中国创新在元宇宙赛道绽放异彩。

创业起步:以青春热血点亮追光梦想

2016年的一个晚上,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研一的韩东成与同窗漫步科学岛蜀山湖大桥,一个改变命运的构想浮出水面,“那天晚上,我和研究生同学一起畅聊,讨论理想探讨未来,也就是在那时,创业二字陡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有了创业的想法,韩东成和同学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我们看好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那是光学与算法的结合,也是人机交互方式的一次革新。”

创业之初,为了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韩东成和创业团队拿出一直没舍得花的两万元奖学金,购置拍摄装备,做起拍毕业照的生意。他带着团队跑遍合肥各大高校。短短4个月就为创业积累了18万元启动资金。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韩东成团队的追光梦,正在一步步迈向现实。

2016年,东超科技正式在合肥高新区注册成立,韩东成和他的伙伴们毅然投入到了“九死一生”的创业浪潮。

技术攻坚:突破“无人区”的创新突围

“想要达到空气成像效果,首先需要光场重构,即将所需光线在空气中重新汇聚再发散。”韩东成团队实现空气成像的技术思路看似不难,但要做成可交互的产品,却并非易事,而研发具有负折射功能的新型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历经成千上万次的尝试,韩东成和团队终于在2017年底实现重大突破,研发出国内第一块具有负折射功能的新型材料“负折射平板透镜”。

产品虽然有了,可市场反馈却不佳。在研发成果受到冷遇的同时,团队也出现了问题。公司里的成员都是自己的同学,毕业将至,就业的压力让研发团队两名核心技术人员决定另谋高就,研发团队遭受重创。

“只有让团队成员吃饱了,大家才有干劲搞研发。”就在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合肥高新区伸出了援手。“当时,我带领创业团队参加‘合创汇’路演,受到很多投资人的关注,最终获得合肥高投的800万元天使融资,让公司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有了第一笔融资,韩东成继续加大研发。而新的研发成果和过硬的技术,又让韩东成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多轮融资到位,更加促进企业全力攻克技术难题。专利申请、建生产线、扩产能、多轮融资……东超科技逐渐迈入发展快车道,并成为国内唯一能够自主生产和掌握“等效负折射平板透镜”核心技术的企业。

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中国制造”新图景

创业九年来,韩东成带领公司技术团队深耕“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研发,在光学设计、材料开发、人机交互等多个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车载领域,除了与国内超40家主机厂、一供厂商达成合作,我们还在高铁上突破性地开展了应用。”韩东成介绍,近年来,东超科技的商业化进程迎来多项突破,搭载非接触控制终端产品,已经在高铁CR450实车进行路试,并通过6—12个月路试期,未来将全面应用。

在医疗健康领域,东超科技研发的非接触式智慧手术室、非接触式智慧门诊解决方案,已在全国近100家医院应用。其中,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引入“非接触式可移动术中阅片系统”,并首次为患者完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这也是全球首例将该项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当中。”另外,东超科技还与GE、迈瑞等行业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其中,与迈瑞联合就非接触超声设备开展共同研发,目前已完成产品打样,正在进行医院场景临床测试。

2025年2月中旬,东超科技的非接触式垃圾分类智能柜在高新区悦湖山院小区落地投用,使其产品在民生领域进一步推广。“高新区支持我们打造示范性应用场景,让企业的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就地应用。”目前,非接触式垃圾分类智能柜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韩东成表示,他将始终牢记嘱托,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在勇当“两个开路先锋”中担当青年责任,继续努力写好科技创新的“青春答卷”。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张亚丽

编辑 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