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居正)博物馆里寻春色,巧手粘土绘春景。4月4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明踏青“趣”寻春之“粘土绘春DIY”活动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办,吸引许多入馆游客用粘土贴出美景,绘出春日“好春光”。
据了解,本次“粘土绘春DIY”手工活动,以春日盛开的鲜花为灵感,结合文物中的花卉纹样,通过粘土手作的方式,让参与者创作独一无二的“春日文物”。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粘土如同色彩缤纷的春花,令人心旷神怡;各类手作工具一应俱全,吸引观众踊跃参与。从缤纷花朵到陶罐瓷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绘制好的样板,也给在场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增添了信心。带着两个孩子正在“绘图”的李女士表示,考古博物馆经常会在节假日推出各类手工活动,活动不仅有趣,而且十分贴近假期主题。就本次“粘土绘春”而言,不仅符合当下春和景明的季节特点,也让孩子们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搓、揉、压、粘……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最早来到现场“绘图”的观众已经将自己的成果一块块粘在了透明相框上。有的孩子将“Harry Potter”(哈利波特)与自己的创意相结合,有的孩子在现场查阅起了“小红书”,寻找着更漂亮的模板与攻略。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不仅能让参与者感受自然之美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能在手工体验中理解文物背后的美学与工艺,体会“历史与春天”的交融。4月4日至6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清明踏青‘趣’寻春”为主题,正相继推出互动体验、公众考古讲座、城市考古体验课堂等系列活动,从粘土手作到商代玉器,从团扇编织到古代蹴鞠,将历史与现代连接,带观众在春日里全方位体验“活起来”的郑州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