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
近年来,作为集知识性、体验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新兴出游方式——研学游已成为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目的地更是备受青睐,掀起了一股“沉浸式红色研学”的热潮。
4月13日,记者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获悉,位于渣滓洞景区的红岩红沉浸式剧场凭借深度还原历史场景的沉浸演出和独特的“行进式”体验,成为众多学校和机构研学游的热门打卡地。
“我以前读过《红岩》,今天看到‘江姐’站在台上,讲述那段红色故事,特别感人。”近日,大渡口区钰鑫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就走进了这座红色剧场,开展了一次生动而震撼的“现场课堂”。同学们纷纷表示,“让我十分震撼,感觉好像真的穿越到了那个年代。”“他们在绣五星红旗的时候,虽然不知道红旗的样子,但对祖国的热爱,让我特别感动。”……
红岩红沉浸式剧场研学游火热。受访者供图
孩子们的真情流露,正是红岩红沉浸式剧场引发观众心灵共鸣的真实写照。区别于传统剧场的“坐着看”, 红岩红沉浸式剧场打造的是“走着看、沉进去、演出来”的体验模式。整场演出以情景剧《黎明之前》为主线,通过《红岩家书》串联情节,结合全息投影、3D Mapping、声光电等先进技术,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穿越时空的沉浸氛围。观众不仅是旁观者,更是故事中的亲历者,能真正“走进历史”。
剧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第一季度,红岩红沉浸式剧场在接待人次、合作旅行社数量、研学团队接待数量等方面,均实现同比增长,展现出良好的运营态势与市场认可度。同时,剧场不断加强品牌传播,联合多家主流平台与权威媒体矩阵,推出专题报道、短视频内容、深度图文等多种传播形式,累计发布稿件数十条,线上线下影响力显著提升。
红岩红沉浸式剧场研学游火热。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剧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联结也日益紧密。特别是在研学群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青少年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沉浸式触碰信仰”之旅,也让红岩精神以更具温度的方式“种”进了他们的心里。而对更多家庭游客、文旅爱好者而言,这场“行走中的红色体验”,亦成为一次直击心灵的精神洗礼。不少观众在观演结束后,仍久久沉浸在剧中情境里。在剧场门口的留言本上、在网络平台的留言里,一段段文字或稚嫩或深情,记录着他们最真切的观演感受。
据介绍,接下来,该剧场还将在剧目内容上继续深耕打磨,围绕“沉浸+研学”“文化+科技”“红色+创意”三大方向,不断拓展红色文化表达形式,计划推出剧目焕新升级与场景氛围升级,进一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性。
此外,该剧场还将与更多学校、机构、文旅单位开展深度合作,构建更完善的红色研学体系与体验课程,打造“行走的红岩课堂”,继续用心用情讲好红岩故事、弘扬红岩精神,为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让青少年在亲身参与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理想信念。
原稿点击>>
研学游成为“第二课堂”,红色文化是重要引擎-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