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夜课堂点亮求知梦 | 民生微实事 点滴暖民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07:47:00    

入夜,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侨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内灯火通明。老师在台上介绍兰花种植的千年历史,台下几十位居民听得认真,不少人低头记笔记。

当讲到怎么给兰花浇水时,后排一位阿姨踮起脚,怕漏听了要点。“原来土和水这么关键!”到了提问时间,大家都很积极,现场气氛热烈。这是市桥街“番禺街坊学堂·市桥夜课堂”很寻常的一堂课。

时间拉回2024年初。市桥街党工委班子多次走进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目光扫过舞蹈室、音乐教室,一个构想逐渐清晰——能否激活这些优质资源,让社区教育不再“纸上谈兵”?

当年3月,街道和学校签了协议,一起办社区教育基地“市桥夜课堂”。怎么知道居民想学啥?工作人员先列出了31门可能开设的课,然后发了几千份问卷让大家选。最后,“非遗珠宝绳艺”“手机玩转短视频”等8门课最受欢迎,成了夜课堂首批课程。

2024年5月至今,该夜课堂24门课程滚动开课,3600余名学员参与其中,培训人次突破1.3万。更令人惊叹的是居民“指尖投票”的热情——每次开放课程报名,平均3小时名额就告罄,最热门的课5分钟内满额。

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市桥夜课堂成为“2025年广州市终身学习品牌”的金字招牌,这背后是街校社三方咬合紧密的“齿轮”:街道统筹、职校授课、社工站参与,各个方面无缝衔接,共同促成了这一项目。

居民想学什么,学什么有用,课表就跟着变。2025年,“AI赋能”等前沿课题跻身备选之列,开班数量增至10门。

全职妈妈李女士在市桥街万丰社区“阳光赋能”计划中找到了人生转机。资深导师手把手传授短视频拍摄与运营方法,这让她有了创业的想法。“通过学习有了谋生本事,社区把‘钥匙’递到了我手上!”她感慨道。该课程6场培训惠及300人次,衍生的“阳光就业信息群”汇聚了184名居民,织就一张互助社区就业网。

讲师用模拟情景教授心肺复苏。

急救技能课开到了市桥街中心幼儿园。当讲师用模拟情景教大家怎么在“黄金四分钟”里做心肺复苏,80名教职工紧绷的神经逐渐舒展。幼儿园王老师说:“以前碰到紧急情况只会慌,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心里有底了!”

随着市桥夜课堂的开展,举办场所也从校园延伸到商业中心、书店、党群服务中心,方便住在不同地方的居民来上课,织成一张覆盖“校区+商圈+社区”的温暖服务网。

课堂上,许多学员成为志愿者,协助签到、布置场地,甚至走上讲台。从职校课堂、社区党群阵地出发的“夜课堂”,不仅丰盈了居民的“夜时光”,更在市桥街播下终身学习的种子,让“一片区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美好愿景,在万家灯火中开枝散叶。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