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阳江阳西: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5年扭亏为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23:25:00    

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2025年“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阳江阳西县在会上就“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心药房、信息化等机制建设情况”作了经验介绍。

近年来,阳西县委、县政府推出系列举措强化监督,医保结算覆盖至村卫生站。同时,印发实施细则,实行医保支付新方式,确保基金收支平衡。阳西县医共体实施法人治理模式,由阳西总医院统一管理11家成员单位,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营。通过搭建县域卫生信息专网及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医保服务均等化,推动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减少患者外流。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已有5个县域医共体实现“总额付费、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其中阳江市阳西县阳西总医院作为改革示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2018年的医保资金缺口10.26%到2023年6.68%结余仅花了5年时间!

从亏损10.26%到结余6.68%,阳西县域医共体扭亏为盈仅用5年的秘诀是什么呢?记者近日走访了阳西县相关部门,了解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5年扭亏为盈的具体情况。

开辟医保改革新路径

阳西在全省率先推行“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自2019年实施改革后,医保资金由2018年缺口10.26%到2023年结余6.68%,主要从三端发力实现“扭亏转余”。

第一,政府端,重点做好公共健康构建,近6年来累计投入超15亿元提升医院软硬件建设,实现3家县级公立医院提档升级、8间镇卫生院“星级”改造和125间公建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第二,医疗端,向上与孙逸仙纪念医院等16家省级医院合作共建,向下力促县级优质资源下沉镇村,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主要病种外流患者较改革初期下降4.77%。同时,实施“快治早病、专治大病、根治慢病”,人均住院费用5600元/人次,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群众端,通过全民健康网格化管护等发动群众治未病、防大病,参保人住院率控制在16%以内,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医保结余资金中列支专项经费,免费为“三高”患者送药,以120万元的投入避免1700万元的住院费用。

建立药品供应新机制

阳西县实行统一药品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药事管理“三统一”管理体系,在医共体牵头医院人民医院设立中心药房,提升药学服务能力。推行医师多点执业备案制,医共体成员单位医师可向上执业至人民医院,将处方流转至中心药房,中心药房按处方调配发药,保障用药需求。

打造智慧医疗新格局

阳西整合医共体各医疗机构至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影像、心电统一远程诊断,实现村卫生站医保“一站式”结算全覆盖。依托统一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村医可以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采取“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慢病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下一步,阳西县将认真落实省会议精神,推进数字医共体建设,完善中心药房建设,加强与暨大附一医院合作共建,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县域住院率。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医保“结余留用”政策,用好医保结余资金加强群众健康管护,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文 | 记者 戴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