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游出行人次大幅提升。
夜幕下的锦江两岸,光影交织,游船如织,外国游客兴致盎然地感受夜游锦江的魅力。杜甫草堂兰花展人头攒动,一对韩国夫妇正俯身欣赏兰花。草堂文创馆柜台工作人员正忙着补货:“草堂折扇一天能卖不少,外国游客最爱带它当伴手礼。”尽管成都世运会已圆满落幕,但这场国际体育盛会带来的“溢出效应”仍在持续释放,成都入境游火热。
入境游热度攀升
旅游平台的最新统计印证了这股热潮:携程平台显示,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游出行人次同比提升31%,春熙路——太古里商圈独占鳌头,贡献了超四成的流量。
这股客流热潮迅速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消费力。宽窄巷子里的老茶馆将川剧变脸表演从每日3场加到6场,夜游锦江项目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较赛前猛增45%。
抖音生活服务平台的数据则显示,成都团购交易额同比增长50.8%,餐饮消费支付交易额更是大涨近60%,机器人现磨咖啡、火锅巴士等新消费场景订单量翻番。
据统计,7月1日至8月15日,成都入境游客中,泰国、越南、韩国游客稳居前三,更令人惊喜的是远程市场的爆发——德国游客量同比增长4.2倍,西班牙增长3.8倍,遥远的坦桑尼亚也实现了3.1倍的惊人增幅。
“票根经济”激活全城消费
“凭世运会门票在蜀锦博物馆体验织机操作,还享用了五星酒店自助餐七折优惠。”越南游客阮氏芳展示手机里串联的消费记录,这正是成都创新推出的“1票激活N场景”模式的成效——整合46项票根资源,覆盖十大景区、56家酒店及数百家餐饮商户。
产业联动效应同样显著。上半年成都体育消费规模达410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国际性赛事将超80项,预计带动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500亿元。在武侯祠旁的体育用品特色街区,某国产运动品牌店员透露:“世运同款羽毛球拍月销千余套,不少外国顾客成套采购。”
文旅惠民长效发力
随着“迎世运 游成都”消费季活动的深化,九寨沟、都江堰等周边景区客流同比增长六成。系列活动在四川多地精彩上演:成都推出100个精品消费新场景,推出26个“活力世运游成都”主题场景点位,发放1000万元成都旅游住宿消费券;绵阳特别推出“世运+旅游”超值礼包,2025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绵阳站也在世运会期间开启,“体育+旅游”开启全域旅游新的打开方式;广元剑阁“大蜀道不夜三国城”开城迎客,通过“文化演艺+沉浸街区+潮玩体验”联动,打造沉浸式三国文化体验……
满满诚意激发“跟着世运游四川”热情,世运会前后,四川104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针对世运会运动员、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群体的专属优惠。包括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剑门关等热门景区。
这股“世运经济”的浪潮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推动产业加速发展。世运会的影响持续释放,为全球游客留下“安逸”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