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善择ESG风险跟踪第85期|106家公司暴露ESG风险,大有能源子公司因机械致死事故停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3:01:00    

2025年5月第2周,106家上市公司曝光风险事件157起,风险指数196.75,其中治理风险占37.4%,环境风险占11.2%,社会风险占51.4%。联创股份(300343)、中煤能源(601898)、铂科新材(300811)、大有能源(600403)、东方集团(600811)、嘉美包装(002969)、大众交通(600611)、农业银行(601288)ESG风险级别达到III级。大有能源子公司因机械致死事故停产、铂科新材子公司车间中毒事故致2人死亡等重大风险事件值得关注。

5月16日,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有能源”)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义马煤业集团孟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于5月15日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导致一名工人死亡。初步调查显示,事故是由于采煤机割煤期间碰到钻杆,钻杆弹射导致工人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该煤矿的核定产能为120万吨/年,占公司总核定产能的7.84%。目前,孟津煤矿已停产,公司公告称复产时间不确定,因此影响”暂时无法预测“。

5月15日,惠州市政府官网刊发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针对铂科新材下属子公司车间中毒致死事故的挂牌督办函。铂科磁材是上市公司铂科新材生产基地之一,铂科新材方面尚未就此事发布公告或公开说明情况。4月28日20时48分许,惠东县大岭街道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简称“铂科磁材”)厂房二造粒车间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致2人死亡。5月9日,惠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针对该事故调查处理的挂牌督办函,要求涉事工厂所在地惠东县人民政府迅速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准确定性事故性质,及时提交初步调查报告。

两起致死事故令人痛心,又给安全生产和生产安全敲响警钟。企业在快速发展或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必须对安全生产的底线保有足够的敬畏。从煤矿到新材料,不同行业面对的安全风险不尽相同,但底线意识必须筑牢。追求效益更要匹配安全投入,提高效率更要堵住管理漏洞。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安全的地基之上。企业需要建立现代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防控。员工职业安全意识提升与培训需要叠加技术装备投入,搭建多重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以体系化思维整合管理、防护与沟通,通过“技术+制度+文化”的多维干预,实现从“零事故”到“零隐患”的进阶。

此外,安全生产事故往往带来停产停业、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后果,事关利益相关诸方。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要积极做好相关方的信息沟通。透明化信息披露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体现,有助于重建公众信任并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