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姜明助报道:5月12日下午,全市教育大会举行。市委书记周锋出席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梁细林出席会议。
周锋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对教育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认识,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坚实支撑。
周锋要求,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讲好学校思政课,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坚决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落实政治家、教育家办学治校要求,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要牢牢把握人民满意的价值取向,全力办好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统筹抓好校区新建和现有学校挖潜扩容。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抓好教联体建设,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着力提高教学质量,统筹做好“减”与“增”的文章,持续推进教育减负增效。
周锋要求,要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关键作用,引导高校与科研机构、产业企业共建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着力打通从科技到产业、经济的通道,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推动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联合体建设。发挥高校人才“蓄水池”作用,引导在咸高校根据地方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适配、动态平衡。
周锋强调,要着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教育强市根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强市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着力建好高水平教师队伍,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持续培养一批好校长、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拓宽优秀教师招聘补充渠道,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加强教师考评管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树牢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的导向,加大优秀教师选树表彰力度,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周锋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凝聚教育事业发展合力。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使教育领域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实招硬招,把优势资源用在教育上,确保“三个优先”和“两个只增不减”落到实处。营造良好教育环境,扎实推进学校去行政化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为教师静心育人创造有利条件。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维护校园安全,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学校主体、家长监护责任,齐心协力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切实让社会放心、让人民满意。
杨军要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思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需、解教育之所难,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源投入、社会参与、工作评价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保障,为全市教育事业良性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要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坚持以改革强动力增活力,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实践探索,把管理体制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落细全省教育大会提出的六大改革任务,加快推动咸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决补齐工作短板。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谋划、统筹安排,结合各地具体实际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用情用心用力加快补齐教育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市教育局汇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教育强省行动纲要,推进咸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湖北科技学院、赤壁市、咸安区何功伟中学、崇阳县第二实验小学鹿门铺分校分别作交流发言。
市委常委,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行。各县(市、区)设分会场收视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