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知产”真正变“资产” 四川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项目落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23:40:00    

川观新闻记者 刘佳 实习生 肖雪

4月21日,在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的“数智赋能 知创未来”发布会上,财学堂教育文化传媒成都有限公司以其持有的五个数据知识产权为标的,与深圳德讯证券顾问有限公司达成交易协议,交易金额55万元。这是四川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标志着四川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

发布会还颁发了全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四川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和非正常专利申请预警服务、知识产权智能服务助手也正式上线。

为行业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发展提供实践案例

在交易签约现场,财学堂教育文化传媒成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军向记者展示了此次的五个数据知识产权:课程学习行为分析数据集合、用户投资行为分析数据集合、基于用户画像与购买行为的决策支持数据集合、学习路径优化与课程推荐数据集合等,“其中,通过用户投资行为分析数据,可提升用户与课程的匹配效率,降低财经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帮助机构精准定位目标用户需求等。”张军说,这些都是对方看中并急需的数据。

这些数据价值多少?由四川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对该公司数据的稀缺性、完整性、准确性、应用场景的广泛性以及潜在的经济价值等进行了专业评估,最终评估出数据价值。张军表示,此次数据知识产权确权和交易成功验证了财经教育领域数据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财经教育行业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实践案例,“同时也提升了公司对数据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推动了公司数据治理体系的完善,我们将用这笔资金进一步优化数据产品和服务。”

“今天,我们完成了一项重要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认证——‘太阳能可利用率分析与碳排放减少量计算+光储充一体化运营数据’。”发布会上,作为全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获得企业之一,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蒋子进告诉记者,依托光储充系统的丰富数据资源,公司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拓宽收入渠道、增强商业价值与品牌影响力,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与生态拓展。“此次完成数据资产的登记确权,是我们在绿色能源数据资产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为四川在西部数据要素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四川优势明显。但此前,不少“轻资产、重数据”的科创企业因缺乏传统抵押物面临融资困境。为促进数据要素合法合规流通、高效利用及价值实现,规范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工作,去年10月,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等13部门发布《四川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试行)》,明确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全流程规范,包括算法规则披露、安全合规要求等,为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四川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和知识产权智能模块的上线,实现了与司法、金融等系统的信息互通,提升了登记证书在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中的效力,将进一步助力四川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为四川在西部数据要素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四川首单数据知识产权交易的落地,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生动实践。川观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22年起启动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工作以来,已有多个省市加入探索行列:截至2024年5月,浙江数据知识产权登记量占全国70%,累计实现质押融资、交易等金额超26亿元;截至今年3月,上海共受理“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申请348件,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金融服务等关键产业,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占比超60%。

“虽然我省在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和知识产权智慧监管服务方面有了良好开端,但还面临着挑战和问题,需要更大力度的部门协作、上下联动、政企同向。”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希望省直相关部门积极支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流通、质押融资,大力推动数据知识产权证书运用;市场监管部门不断优化登记平台和智慧模块,进一步健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和知识产权智慧监管工作机制;基层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新模式,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案例,“希望广大企业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和数字经济融合,大力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同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智能化技术,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效率,有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