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5月7日文章,原题:招聘中的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对所有人都是场灾难你几乎能听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愤怒咆哮——求职者已经掌握了人工智能(AI)技术,并且毫无顾忌地加以运用。雇主们正被AI生成的求职申请所淹没。部分求职者甚至利用AI在网络面试中蒙混过关。许多大型雇主对AI使用持“零容忍态度”。事实上,求职者完全有理由反驳:最先用AI的是你们。
2010年左右,雇主们为提升效率、确保公平、减少偏见,在面试前引入自动化招聘工具来筛选简历。所谓“AI考官视频面试”就是典型案例:求职者独自面对摄像头回答问题,另一端并无真人对接,通常由AI系统评估其应答表现。但我从未遇见过喜欢这种形式的求职者。
不少年轻人对这些新工具感到困惑,认为这有辱尊严且让人精疲力竭。一名年龄较大的男性说:“这是我经历过最屈辱的体验。对于一个时隔多年重返就业市场的人,仅仅参加面试就很困难,结果还被这种东西当头一棒。我曾在酒店将iPad放在行李箱上参加面试,对面是我30年来梦寐以求的公司,让我深感压力,最后搞砸了。”
因此,有的求职者转而使用生成式AI来加速或“破解”面试流程。社交媒体甚至有教学视频,演示如何用ChatGPT应对“AI考官视频面试”,求职者只需照读答案。这场AI“军备竞赛”对于任意一方都是威胁。在效率层面,雇主苦于申请量暴增,拒绝概率激增。同时,因部分求职者用AI刷测试分数,雇主寻找最佳候选人之路越来越困难。
此外,付费AI模型在求职过程中表现不一,也可能导致更多不公情况。曾测试过防AI工具的一家测评公司创始人杰米·贝茨透露,2024年对1500名求职者的调查显示,31%的男性使用付费AI工具,女性为18%。
解决方案何在?目前某些在线测评软件较难被AI攻破,但在线测评终究不如线下人工面试。贝茨表示,雇主正考虑在流程早期恢复人工面试流程。
“AI考官视频面试”软件巨头HireVue也在2024年的文章中称:“防作弊最佳方案是采用多阶段流程,通过真人面试验证候选人资质。”
这会牺牲公平性与一致性吗?或许会的。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技术无法魔法般消除所有矛盾。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往往难以持久。(作者莎拉·奥康纳,林悦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