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北京在通关、支付、离境退税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入境游便利度,实现了游客规模与消费能级的双向跃升。记者从北京市文化与旅游局获悉,5月1日至5日,北京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同比增长42.4%;实现入境旅游花费11.3亿元,同比增长48.0%。
系列便利举措优化旅行体验
在入境政策持续优化、度假旅游需求旺盛、国际航班运力增加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下,今年“五一”假期前4天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达3.5万人次,同比增长78%。入境外国人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便利政策的达2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数量的57%,同比增长2.1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北京推出一系列便利举措优化旅行体验,首都国际机场及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服务”服务点在重点问询柜台配置了翻译机,可实现面对面翻译、离线翻译、拍照翻译等多种方式,基本满足小语种外籍旅客群体的沟通需求。机场商圈重点店面支持境内外银行卡支付,外币兑换店铺及自助设备在外籍旅客进出港全区域覆盖,“北京一卡通(BEIJING PASS)”自助设备方便外籍来华旅客顺畅游北京。
北京市税务局在机场“北京服务”服务点、境外来华旅客便利支付服务中心,以及重点商圈和涉外酒店等场景,布放7种语言的《北京离境退税指南》为外籍旅客提供购物指引和政策辅导,同步推出手机版“离境退税商店电子地图”,集成全市千余家离境退税商店的地理位置,外籍旅客可用手机查找退税商店并一键导航。
酒店景点入境游客大增
记者了解到,“五一”期间北京部分旅游景点和酒店行业接待的入境游客都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位于王府井商圈的天伦王朝酒店平均出租率96%,外籍游客占比63%,同比增长36%。位于同一商圈的励骏酒店“五一”假期入境游客占比也达58.4%。
北京励骏酒店总经理助理吕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酒店的入境游客主要来自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客人出行目的主要是休闲度假。在吕晶看来,免签和退税政策对于入境游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大部分入境游客来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还有部分来自30天入境免签国家。
作为北京入境游榜单上排名第一的景点,慕田峪长城“五一”期间累计接待外籍游客1.3万人,同比增长120%。北京市慕田峪长城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敏告诉记者,为满足外籍游客需求,景区售票处增加多语种自助售票机,并在官网现有四种外语语种基础上新增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购票页面,景区还对导览导视系统进行双语升级,在入口、缆车站等关键点位设置专职人员提供咨询。
“中国游”带动“中国购”
“五一”入境游热潮中,北京市属公园接待外籍游客3.5万人,同比增长近四成。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管理处处长缪祥流介绍,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畅游公园”购票平台和颐和园、天坛等7家公园自管票务平台实现了中英文服务和护照购票。市属12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布设外币刷卡机179处426台,全面覆盖公园购票、游船游艺电瓶车、主要商业网点等公园消费场景。BEIJING PASS卡在市属公园门区、园中园的综合服务窗口可以直接购票。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动物园等外国游客集中的公园,布设了3244台中英文自助导览机,颐和园、天坛还提供法语、日语、德语、韩语、俄语等20多种语言讲解服务,让外国朋友看得懂中国传统文化。
“五一”前夕,北京地铁首家货币兑换店在8号线王府井站开业。北京地铁公司对车站乘客服务中心进行功能调整和升级改造,形成了集票务、问询、货币兑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这一创新举措通过“轨道+文旅+国际化服务’的融合模式,为国际游客深度体验北京中轴线文化、王府井商业街区消费提供了便利。
“中国游”的热潮还带动了“中国购”的兴起,大批外国游客开启“旅游+购物”的旅购模式。记者了解到,“五一”假期,作为首都文旅一站式购物中心,秀水街大厦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提升53%,销售额同比提升67%。“中国礼物”“北京礼物”成为入境游消费重点。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