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4月14日讯(通讯员 肖琼)4月11日,湘潭市“众志公享 研用结合”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展示推广活动在岳塘区湖湘学校举办。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者,雨湖区九华和平小学以《理论·实践·生态:思维型教学范式的动态建构》课题成果为核心,全面展示了该校在思维型教学领域的创新路径与落地经验,为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创新实践:构建“五问有思”智慧课堂新范式
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丁素平在成果汇报中,从研究缘起、实践路径、成果突破与未来规划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基于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思维型教学理论的本土化创新实践。据介绍,学校通过打造“思维+”资源库、形成“个人精读-组内共读-课例研讨”三级学习链、构建内外联动网,逐步建立起阶梯式学习生态。在课堂改革中,该校创新采用“核心课题+子课题”模式协同攻关,实施“理论学习-课例设计-课堂实践-反思改进”研究闭环,通过对100余节课堂的深入剖析发现:优秀课例的成功密码都蕴藏在“问题链”中。2024年6月,学校成功提炼出“五问有思”智慧课堂教学范式。
辐射引领:打造区域教育生态新样板
在成果应用与推广方面,该校践行“个体突破-同伴共长-社群辐射”三步走策略。首先培养“关键明白人”:选拔学科骨干组建核心团队,通过工作站建设实现经验迁移,形成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及整校推进的三大实践基地。其次开展多维辐射传播:一方面辐射全国,学校多次在全国思维型教学大会及校际联盟交流中进行经验分享和优质课例展示;另一方面深耕区域,数学组方立、颜可昕等教师先后赴湘西永顺县石堤镇中心完小、韶山镇泰小学及湘西支教学校开展送教送培活动。此外,学校还承办国培坊项目,面向各地教育工作者系统展示研究成果,促进跨区域经验互鉴。
师生成长:共创双向赋能发展新样态
课题实施以来,师生发展呈现出“双向奔赴”的良好态势。该校教师科研能力显著提升,累计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12篇;在市级及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15项。基于AI课堂观察的创新实践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平台报道;《学校改变,课堂就会改变》一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式发表,形成全国性影响力。学生思维素养培育成效突出,在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实践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30余项。经思维型教学项目组专业测评,学生创造性思维优良率达80%,学习能力均分81.77,学生综合素养总体表现良好。
未来,九华和平小学将继续优化“五问有思”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DeepSeek教学助手探索AI技术全面赋能教学,进一步共建区域联盟,推动思维型教学蓬勃发展。此次成果展示不仅是该校教育科研深耕的阶段性总结,更以“深耕创新”的姿态为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