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便利民众出行,带动周边发展,一条轻轨架起中越友谊桥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6:45:00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中国领导人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之际,《环球时报》记者兵分多路,探访到三国民众同中国之间一条条越发深厚且鲜活的交通纽带。在第一站越南,两国间日益紧密的轨道交通合作及铁路对接建设给《环球时报》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连日来同当地民众的交流和实地探访,《环球时报》记者切身感受到,这一条条轨道并非仅仅是交通线路,在进一步深化区域互联互通的同时,更是连接中越友谊的桥梁。

“我很幸运可以成为越南第一批轻轨司机”

在越南河内街头,摩托车群的轰鸣声依旧鲜明。喧嚣之上,一道现代化的轨迹划破天空。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轻轨2A线即吉灵—河东线,穿梭在城市的高架轨道上,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这座城市独特的交通网络。

越南河内轻轨2A线即吉灵—河东线是河内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主干线,全线长约13公里,车站12座,全部采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2021年11月,这条由中铁六局承建的吉灵—河东线正式投入运营,从此越南有了第一条城市轻轨,越南籍小伙张成兴也幸运地成为越南第一批轻轨司机。

“我的确非常幸运。”13日,张成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很幸运可以成为越南第一批轻轨司机,家人和朋友们都为我感到骄傲。”张成兴身着一身制服,精气神十足。时钟拨回到2014年,彼时轨道交通在越南尚属新兴行业,经过层层选拔,张成兴得到一个赴中国北京参加培训的机会。在那里,他遇到了手把手教会他开轻轨的中国师傅。“我还记得,刚去北京的时候语言不通,不太适应,在培训、工作还有生活上,中国师傅们始终给予我们越籍学员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时隔多年,张成兴依然对中国师傅的情谊念念不忘。

为了保障越南河内轻轨顺利运营,人员培训是重要环节。中铁六局越南公司物资设备负责人王宏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早在2014年,中铁六局越南河内轻轨项目和北京地铁公司联合培训的越南河内轻轨司机班在北京开班,帮助越籍学员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轻轨机车驾驶及运营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并可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为河内轻轨项目的运营奠定基础,张成兴就是首批学员之一。

每个工作日,张成兴凌晨4时就要到岗,为河内轻轨的运行工作做准备。“能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技术带回祖国,服务于广大市民,我感到非常自豪。”张成兴表示,越南和中国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中国学会开轻轨是他一生的难忘记忆,他也由衷地希望越南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好。

越南女孩阮清河出生于1991年,曾就读的河内大学是轻轨的途经路段,上学时她每天都能看到轻轨施工的进展。大学毕业后,阮清河应聘进入中铁六局,负责河内轻轨项目,现在每天乘坐这条轻轨上下班。

阮清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轻轨的建设,周边的商业和住宅区域发展迅速,家人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当地民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服务和商品,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轻轨的建设还促进了文化交流,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对社区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说,河内轻轨陪伴我成长。”阮清河说,“中国领导人此次访问越南无疑将促进两国交往更加密切,相信会有更多项目落地。从更广泛地角度看,我有一种越南和中国共同成长的感觉,而我自身也有幸参与其中。”

在这条轻轨上,73岁的老人阿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越南虽是摩托车大国,但老年人骑摩托车太危险了,多亏中国企业帮助修建了河内轻轨,让他们得以放心出行。采访当天,阿德和他的夫人以及另外一对朋友相约出游,一同乘坐轻轨抵达吉灵车站。在吉灵车站以河内轻轨列车为背景的网红打卡点前,阿德夫妇和他们的朋友同《环球时报》记者合影留念,表示“欢迎你们常来越南”“期待更加美好的中越关系”。

中越铁路加速对接

据越南媒体报道,连接越南北部省份与中国西南地区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预计于2025年年底开工,2030年年底竣工。王宏伟对记者表示,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有助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加速推进,满足优质、快捷、方便、安全的运输需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黄东日1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越南目前铁路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落后,制约了越南经济更快发展。这条铁路的建设能够加快老街—河内—海防沿线生产要素以更快效率、更低成本流动。“从经济的对外联通来说,这条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承运更多的越南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销往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将进一步强化中越产业链的紧密结合。”黄东日表示,近年来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越来越多,中国机械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等行业纷纷南下越南设厂,铁路的建成将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运力,将上述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元器件从中国运往越南,使越南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而且与外部签有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越南也会成为中国企业面向海外的重要制造基地。

向泛亚铁路目标迈出一大步

当前,中越铁路货物运输增势迅猛。根据越南交通运输部提供的最新数据,2024年1至11月,双向集装箱班列货运量3.3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5%;其中中国运往越南的集装箱2.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60%。

美国《外交学者》近日报道称,继中老铁路于2021年竣工并计划延伸至泰国之后,越南同中国铁路进一步对接的项目是向泛亚铁路建设目标迈出的又一大步。分析人士表示,泛亚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美国《巴伦周刊》的报道分析称,此前,低质量的基础设施被视为阻碍越南进一步吸引外部投资的原因。这里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路网络难以满足需求,铁路系统也不发达。越南北部拥有蓬勃发展的制造业基地和丰富的稀土金属矿藏。协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国际商业顾问丹·马丁表示,新的铁路线建设可以帮助越南缓解同国际供应链的对接障碍。他表示,中国为越南制造业提供了大量原材料,保持供应稳定至关重要,“现代化的铁路运输将提高效率,确保货物无论是运往越南工厂还是通过海防港运往全球市场都能顺利流通。”

【环球时报赴越南特派记者 邢晓婧 范安琪 朱悦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