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检察机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创新发展科技强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0:12:00    

22日上午,江苏省检察机关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此次发布会彰显了江苏检察机关全力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现代化,切实提升工作质效,护航创新发展。

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全省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28件479人,提起公诉1292件3373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54件,受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线索28件、已立案22件。其中10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7件案件入选“江苏省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件”,2个集体、6名个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检联合通报表扬。

在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中,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数持续上升,侵犯著作权案件数增幅明显。涉案领域也较为广泛,除了民生领域侵犯商标权犯罪易发多发,翻新电子产品违法使用商标等新类型侵权案件开始出现,软件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秘密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借助网络实施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较为常见,15.1%的案件系网络犯罪案件。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侵权假冒商品,利用深度链接、“爬虫”技术等获取数据传播盗版影视、小说、音乐以及架设游戏“私服”等侵犯著作权犯罪时有发生。犯罪分子还突破地域限制,利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渠道实施假冒侵权等犯罪,全链条惩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全省检察机关加大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打击力度,与省法院、省公安厅会签《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指引》,对15类问题提出指引,精准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深化知识产权民事检察监督,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准确区分滥用诉权与正当维权的界限,依法监督涉及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业链和原始创新成果等领域恶意诉讼行为。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监督,对于有行政处罚必要性的刑事不起诉案件,依法提出检察意见,移送行政主管部门232件,行政机关已对321人作出行政处罚。

稳步探索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坚持“一案四查”,综合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办理案件466件。主动结合办案加强分析研判,针对发现的类案问题和管理漏洞,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法律风险提示函,推动行业规范整治。宿迁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中,向权利人公司制发法律风险提示函,推动该公司提升软件加密保护措施、完善相关产品售后回收等制度。无锡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侵犯视听作品著作权重大案件中,与公安机关、版权执法部门建立版权保护协作机制,促成11家互联网文化企业联合发布《反盗链宣言》,强化行业自律。全省检察机关还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主动走访高科技企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企业等,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法治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制作的知识产权保护短片《忠实粉丝》,荣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十佳知识产权保护电影短片。

接下来,全省检察机关将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再发力,在推进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上再提效,在探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上再深化,持续推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更好地服务江苏创新发展和科技强省建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