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种子透视大战略——解码巡天农业的创新密码之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5:42:00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注册成立河北省首家民营种企,实现“零的突破”,到增资扩股、并购重组,业务版图从“种业”跨界拓展至“农业”全域;从专注构建玉米“育繁推一体化”产业格局,到研发推广“张杂谷”系列品种,开辟新赛道;从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到投入建设我市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树立区域典范标杆……

26年来,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在种业研发、产业建设、农业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科企协作: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

种子,是粮食等作物稳产增产的根基,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寄托着种业的未来。

中国农业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良种+良法,能使农民增产丰收,能使农业降本增效,能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1999年4月,巡天农业的前身、河北省首个民营种子企业——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谈及自己的“种业梦”,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君言语中充满着感慨:“我出身于农民家庭,毕业于农业院校,投身农业工作30多年,长期与土地打交道,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割舍不断的天然亲情。”

巡天农业踏上科技创新之路,与科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发展密切相关。多年来,温君带领公司始终秉持自主研发与合作推广并行的策略,积极与国内各大科研机构、院校以及知名育种专家开展科企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07年,第一次接触到张家口市农科院赵治海专家团队研发的“张杂谷”科研成果后,温君就敏锐地意识到:作为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杂交谷子科研新成果和现代“节水农业”新品种,“张杂谷”市场推广潜力巨大,应用价值前景无限。于是,他果断决策,与市农科院携手共同研发推广“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新品种。

这次合作是科企深度融合、推动种业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是巡天农业“玉米+谷子”双轮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种业科研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标杆典范。当时,巡天农业依托自身市场资源、销售渠道等优势,与农科院的科研实力互补加持,合作首年,便成功售出“张杂谷”种子17万斤。此后15年,科研创新、服务营销、模式改革、理念更新,巡天农业团队持续发力,促使“张杂谷”系列数十个品种在全国16个省区广泛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为国家增产粮食40多亿斤,节水超过80亿立方米。2024年“张杂谷”推广种植面积突破了400万亩,占全国谷子种植总面积的59%,成为谷子种业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也在产业体系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目前,巡天农业仍在强化科研合作创新研发,先后与杂交谷发明人赵治海专家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刁现民专家团队、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刘金荣专家团队以及辽宁省院等科研单位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不断扩大产品和技术领先优势。

技术升级:锻造种业“硬核实力”

“巡天种,放心种!”这是一句承诺,一份责任,更是巡天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种子加工技术智能化升级、信息化溯源,新优精特品种迭代更新、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等技术创新举措,都生动展现出了巡天农业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定步伐。

踏入巡天农业种子加工中心现代化生产车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跃入眼帘。宽敞高大的生产加工车间里,各类智能种子加工机械正在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但是车间里却罕见穿梭忙碌的加工人员。精选、干燥、分级、包衣、包装,伴随着最后一道工序的结束,一袋袋品质优良、可扫码溯源的巡天良种完成了华丽变身,带着丰收的希望发往全国各地适播区域。

这座高达21米、占地7000平方米的种子加工中心,于2023年9月正式开机投产使用。据巡天农业副总经理陈婷介绍,该加工中心具备“四化两高”显著优势,即智能化、自动化、节约化、无人化,以及高质量、高效能。“在加工环节,人力使用大幅精简,仅为之前的四分之一。每条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5000袋玉米种子,且加工后的种子净度高达99.8%以上,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杂交玉米、杂交谷子“双轮驱动”,是巡天农业的特色发展之路,也是巡天事业战略发展布局。面对玉米品种同质化严重的现实,面对杂交谷子市场对高产米质优的高要求,巡天农业认为唯有推陈出新,选育能被市场认可的好品种,才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出路。为此公司持续实施“优品+爆品+大单品”计划,集中科研力量,聚焦科研成果,通过内研外引等策略,推动抗病抗倒、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的玉米新品种“农大372”和抗逆强、产量高、米质优的“张杂谷13号”横空出世,惊艳亮相!

2023年10月,从邯郸市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夏玉米高产攻关田里传来好消息——实收测产结果显示,“农大372”亩产达到1035.49公斤!这标志着河北夏玉米百亩示范方首次实现单季“吨粮”目标。

“张杂谷13号”,连续六年入选河北省农业主导品种,连续三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单品推广面积达到150万亩,约占全国谷子种植总面积的1/4;所产小米色泽黄亮、颗粒饱满、品质上乘,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受到各级各地粮商的青睐。新谷一上市,马上就被抢购一空。目前,经过基因优化和技术更新的升级换代产品“张杂谷29号”,也已经经过了市场的实践检验,成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产业融合:延伸农业“增值链条”

在专注种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巡天农业还以“张杂谷”种业产业为核心,打破产业壁垒,积极探索杂交谷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全产业链创新体系,走出种业育、繁、推一体化舒适圈,逐步实现种、养、加产业融合新发展,大大拓展了农业创新发展边界。

2012年,巡天农业成立巡天杂交谷子饲草料转化基地,开展张杂谷“种养一体化”模式探索,为生产绿色安全肉蛋奶开辟了新途径,也进一步延伸了“张杂谷”产业链。

宽敞的羊舍、牛圈内,一群膘肥体壮的绵羊、肉牛正围绕着成堆的“张杂谷”饲草大快朵颐。“通过对谷草营养价值的深入分析和畜禽饲喂试验,以及对谷草饲喂畜禽后肉质、奶质、风味等指标的检测,我们得出结论,饲喂”张杂谷“饲草可以有效提高牲畜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肉奶品质和口感。”巡天农业工作人员说。

2016年张家口巡天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经营“张杂谷”小米、牛羊肉、葡萄等农副产品;2018年,成立河北巡天草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张杂谷”饲草种子研发生产、推广销售,通过提升国产牧草生产技术、打造国产牧草好口碑,助力中国畜牧业发展;2021年,成立河北巡天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张杂谷”饲用转化、研究与养殖实践。

“这种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产业融合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还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巡天农业副总经理陈婷说。

巡天农业正力争凭借创新出圈出彩:合作开发“张杂谷”小米食品深加工产品,发展休闲健康绿色食品;合作开发“张杂谷”饲草谷子种植、加工和利用示范,全力打造“中国好牧草”;合作开发“张杂谷”养殖产业,打造集科研、养殖、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规模化生态养殖基地。目前,巡天农业已经实现了谷子全产业链建设的构想实践,将“张杂谷”种业、食品、草业、牧业一体化发展成功变为现实。

平台赋能:打造创新“生态高地”

2020年4月27日,全国首个以“张杂谷”为主导产业的宣化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入园建设企业,发挥了重大作用。

公司投资3亿元多元建设了五大基地。总部科创基地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3700平方米,主要建设有科研中心、检测中心、科普中心、数据中心和品牌中心。种子育繁推基地,以张家口市农科院为基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同时引入隆平高科、中信农业、华智生物等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种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延伸基地“粟文化科技馆”通过3D、V R、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系统展示谷子起源、种植栽培等传统农耕文化,产品加工、康养文化、产业链发展现状以及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刚刚获批河北省五星级科普示范基地;“粟之味体验馆”以“张杂谷”小米、谷草牛羊肉、大棚绿色蔬菜为主要食材,吸引更多游客享受谷粟特色美食,感受全产业链发展下的多元健康饮食滋味。

近年来,巡天农业以种业创新为核心,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通过科企协作、技术升级、产业融合和平台搭建,为持续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进程贡献了巡天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创新领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温君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樊洁


编辑:帆帆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