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学生们忙着增添“装备”,“开学经济”不断升温!山西省消协发布提醒,理性消费,规避风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5 08:49:00    

又是一年开学季,学生们纷纷忙着增添“装备”,教辅、学习用品、特色文创、数码产品等迎来销售“小高峰”。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商超、书店、文具店等了解到,针对开学消费热潮,商家也纷纷推出各种满减、打折等促销活动,“开学经济”不断升温。

教辅书籍热销 文创产品成“新宠”

9月3日,记者从太原市小店区一家书店看到,各类教辅材料、工具书、文化类书籍、文具等都被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其中,教辅类、学习类书籍颇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有的家长带着孩子选购了几本教材解析类书籍,有的家长帮孩子选购了几套试卷,还有的家长认真地将教辅书拍给孩子询问意见。店员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秋季开学的教辅销售量在全年算得上是“最高峰”,前来购书的学生和家长非常多,书店每年都会推出开学季促销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

据了解,该书店今年还新增了文创产品销售区,包含冰箱贴、盲盒笔、卡通玩具等多类潮品。其中,卡通动画IP联名的盲盒笔颇受欢迎,售价为10元一支,在拆开盲盒之前,里面的具体物品款式并不确定。此外,因今年《哪吒2》电影热映,一些含“哪吒”元素的文具深受欢迎。

文具消费持续升温

9月3日,在小店区坞城北街一家文具店内,形态各异的中性笔、橡皮、笔记本等文具琳琅满目。9月新学年伊始,对一些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需要配齐一整套学习用品。“来之前我就和孩子列好了购物清单,这样更节约时间,效率更高。”正在陪孩子选购的卫女士表示,尽管线下价格与线上相比相对偏高,但进门看到这些高颜值、有创意的各类文具,一下就被激起购买欲。店里还有不少结伴前来购买文具的学生,提着的购物篮很快就被中性笔、本子、标签贴纸等填满。

“每学期开学前,我都会和好朋友约好一起来购买文具,已经成为我们新学期开学前的惯例了。”即将进入六年级的小李同学说,作为毕业班学生,老师抓得严,学习会更加紧张,所以她购买了许多本子用于做笔记、记错题,在店里能试笔的出水量、笔触等书写细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文具价格总体呈现出“丰俭由人”的态势。

电子产品走俏 人流量翻倍增长

对于大学生而言,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逐渐成为开学消费的“大头”。“国补”政策叠加开学季活动,线下迎来一波数码消费潮。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在多家品牌门店以及卖场内看到,即便是工作日,前来试用手机、平板,试戴电话手表的消费者仍有不少。

“孩子马上要去读大学了,需要给他配一台笔记本电脑,趁着这次品牌‘开学焕新季’的活动,价格比较划算,就决定买了。”市民刘先生说。

“临近开学,来咨询、购买电子产品的顾客比之前几乎翻倍增长。”小店区一家大型家电商场的销售人员说,像电话手表、学习机这类具备学习功能或联络功能的实用型电子产品,很多家长本来就有计划给孩子购买,现在有开学季的促销活动,价格比平日划算,销量自然也上涨了。

省消协发布消费提醒

近日,针对文具消费,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务必增强消费风险防范意识,秉持理性消费观念,有效规避消费风险。

拒绝“噱头”实用优先。选购文具、书包等用品时,优先选择正规商超或品牌旗舰店,查看产品是否有“3C认证”“QB/T”等国家标准标识,避免购买低价劣质、有刺鼻气味的产品,防范甲醛、重金属超标等健康风险。警惕“提分神器”等营销话术,此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可能与现行教材、教学进度不符,购买前可咨询学校老师意见。

明确需求,留存凭证。购买电脑、平板、耳机等电子产品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需求选择配置,避免盲目追求高价位、高配置机型,可对比不同品牌官网、线下门店及正规电商平台的价格与售后服务。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索要并留存发票、保修卡等凭证,注明产品型号、配置、保修期限等信息。理性评估个人消费能力,警惕“校园分期贷”“零首付购机”等金融产品。

购买生活用品时,树立理性消费观,按需购买,优先选择学校超市或正规连锁品牌,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尤其是食品、化妆品,需查看生产日期、成分表、质量合格证。警惕校园内及周边的“新生礼包”“社团缴费”“兼职推荐”等诈骗,凡是要求提前缴费、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扫码转账的,务必先向学校老师或辅导员核实,避免受骗。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