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8月14日,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刚果(布)职业教育研修班来济南考察职业教育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工业强市建设成果,来自刚果(布)政府部门的24位官员到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调研交流。
13日上午,研修班考察团一行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座谈。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徐运国表示,此次刚果(布)职业教育研修班的来访,不仅是对学校办学工作的认可,更搭建了中非职业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展示山东职教在服务乡村振兴和工业强市建设中的经验,同时汲取刚果(布)职业教育的发展智慧和需求,在互学互鉴中深化对彼此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解,增进友谊、凝聚共识,共同探索职业教育赋能发展的新路径。
济南市莱芜区委副书记王宁指出莱芜区作为济南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始终将职业教育视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植根莱芜、服务地方的高职院校,始终坚持“立足区域、服务产业”的办学定位,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期待借此机会,与刚果(布)相关地区和院校加强联系,推动更多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济南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鹿忠勤表示,此次研修班以“职业教育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工业强市建设”为主题,与济南的发展实践高度契合。刚果(布)是中国的友好伙伴,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济南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理念,愿以此次研修为契机,与刚果(布)分享职业教育与产业、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济南实践”,搭建两地沟通与友谊的桥梁,推动更多务实合作,共同为双方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研修班学员代表,刚果(布)技术职业教育部办公厅主任阿亚梅帕·阿曼德表示,期待通过此次研修,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刚果(布)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会前,研修班一行参观了学校文物与艺术系、药品与食品系、智能制造系(机械工程加工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了解了学校在传统工艺传承与文创产品开发、生物医药与食品安全检测、先进制造技术研发、虚拟仿真教学应用等领域的探索创新与成果应用。
8月13日下午,研修班在学校听取了山东职业教育发展概况介绍,系统了解了山东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产教融合政策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以及职业教育如何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工业强省战略需求的实践经验。
8月14日上午,研修班一行赴莱芜区王老村实地调研乡村振兴,走访了村里的特色种植基地、乡村文旅项目及职业教育实训点,详细了解该村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盘活乡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路径,研修班学员对“技能赋能+产业带动”的乡村振兴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王老村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对点帮扶村之一。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近年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扎根齐鲁大地办教育,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发挥学院专业和人才优势,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在服务乡村振兴进程中锚定目标,形成一批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8月14日下午,研修班一行参观考察了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和技术研发中心,观摩智能化生产线,听取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技术工人的经验介绍,深入了解职业教育与高端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成果。
中国重汽集团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合作企业之一,双方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培养、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实践。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与中国重汽、济二机床、泰山钢铁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产业学院,靶向培育产业急需人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增强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源源不断地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研修班成员表示,山东在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和工业强市建设中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经验,为刚果(布)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双方将以本次考察为契机,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机制、乡村技能人才培育、工业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
(通讯员 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