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七里河区阿干镇深沟掌村的一处田间,50岁的村民龚真存正弓着腰,仔细查看赤芍的长势。7年前,他毅然选择了赤芍种植这一产业,如今的种植规模已达50亩,并成立了甘肃兰州存福源家庭休闲农场。
“去年挖了2亩,一亩产2吨,4吨赤芍根卖了4万元,赤芍籽卖了几千元。”龚真存抹了把汗,笑着算起经济账,“今年我打算挖个六七亩,按去年每公斤14块的行情,能收入10多万元!”
这几年,龚真存不仅自己尝到了种植赤芍的甜头,还带动了村里4户村民一起种植。在赤芍籽成熟季,他每天雇佣本村6至7人采摘,日工资150元左右,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赤芍又能卖钱,还有生态和观赏价值,一举多得。”龚真存喜滋滋地说,未来他还计划开发山沟旱地,扩大药材基地规模,把赤芍种植产业做大做强。
这生机勃勃的药材田,正是深沟掌村立足本土、探索特色产业增收新路的一个生动缩影。走进深沟掌村,传统支柱产业百合同样长势喜人。“这几年行情稳,村里又帮着找销路,种百合让咱腰包实实在在地鼓起来了。”村民们的话语透着满足。据了解,全村500亩百合田年产量75吨,产值高达375万元。
然而村里发展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深沟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瑞铎向记者介绍,“深沟掌村面积6.4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境内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和良好基础。村内有上百种蜜源植物,花期较长且交错,是中蜂的天然养殖基地。”
正是看中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潜力,深沟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正牵头推进中蜂生态养殖项目。据了解,该项目计划引入蜜蜂200箱,建设蜂场生产天然蜂产品。同时,流转30亩耕地种植赤芍、党参等蜜源药材。“发展中蜂养殖,能合理利用我们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传统种植优势,像赤芍、党参等中药材,在花期内可降低蜜蜂养殖成本,还可以为蜂蜜产品赋予药用属性。”张瑞铎说:“中蜂养殖投入低、用工灵活、生态效益显著、蜂蜜市场价值高,加上日益增多的游客,有望成为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预计年增收约14万元,村民可通过务工、分红或自主发展获益。目前,我们正吸纳有意愿、有责任心的村民,特别是脱贫户来参与日常管理或就业。”
其实,深沟掌村计划发展的这项“甜蜜事业”是有探索基础的。村党支部副书记胡明辉向记者介绍,“2022年,我们就从渭源县引进了23箱中蜂试养。目前,已经注册了‘深沟掌村七彩绣村’品牌,进一步提升蜂蜜、百合、赤芍等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后续,我们还计划将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业态结合起来,实现产业的深度融合。”
从龚真存赤芍田里的辛勤耕耘,到百合产业的持续兴旺,再到正在推动的中蜂养殖,深沟掌村正依托绿水青山,精准发力特色产业,一条集药材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融合之路渐次铺开。